隨著GB 50303-2025《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正式實施,武漢電纜橋架廠家正面臨防火標準的升級。此次修訂聚焦阻燃性能量化指標與安裝工藝的強制性要求,對產品設計、生產及驗收環節產生深遠影響。
防火等級劃分的精細化調整
新規將電纜橋架防火等級從三級調整為五級,新增B2級(可燃基材)與B3級(易燃基材)分類。關鍵指標中,氧指數要求從原GB 8624-2012的26%提升至30%,且需通過ISO 4589-2標準測試。值得注意的是,地下車庫等密閉空間使用的橋架,其燃燒增長速率指數(FIGRA)需控制在150W/s以內,較舊標準收緊40%。
材料選型的強制性規范
金屬橋架涂層厚度標準從原60μm提升至80μm,且需通過1000小時鹽霧試驗。非金屬橋架則新增玻璃纖維含量要求:戶外使用產品需達65%以上,室內封閉環境可降至50%。材料研究院測試顯示,符合新規的玻璃鋼橋架在800℃火焰下保持結構完整的時間延長至120分鐘。
安裝工藝的量化指標
橋架接縫處防火封堵材料厚度從原20mm增至30mm,且需采用模塊化預制件。水平橋架防火隔板設置間距從8米縮短至5米,垂直橋架需每層設置防火堵料。行業數據顯示,規范安裝可使火災蔓延速度降低70%。
驗收環節的技術升級
新規引入紅外熱成像檢測,要求橋架表面溫度差異不超過±2℃。同時,新增電纜載流量校核環節,需通過IEC 60287標準計算驗證。某省級質監站試點顯示,采用新驗收流程的項目,后期運維成本下降35%。
面對標準升級,武漢電纜橋架廠家需關注材料供應鏈的合規性重構與生產工藝的數字化改造。建議建立原材料成分數據庫,配備XRF熒光光譜儀進行來料檢測,同時升級激光切割與自動焊接設備,確保產品精度滿足新規的0.5mm誤差要求。